文苑擷英

張岳青 散文——《我想回家摘桑葚》

作者: 張岳青     時間: 2022-04-01     點擊: 查詢中    分享到:

我想回家摘桑葚


早起上班泡了幾顆桑葚,看著深紫色的桑葚,勾起了我童年關于桑葚的記憶。

在物質還比較匱乏的上個世紀80、90年代,桑葚是一種算不上水果的野果子,但因為開花結果持續的時間較短,總還是覺得稀罕。小時候家里專門種桑葚樹的不多,但偶爾也能遇上些溝壕里的野生桑葚。我家的后院墻外就有一顆,那個時候后院的墻還是矮矮的土墻,桑樹不大,但是它知道我們一家人喜歡,所以就識趣又乖巧地拼命往院內傾斜。

每年三四月,桑葚樹的葉子便慢慢舒展開來,桑葚的花又小又白,裹在還沒長開的桑葚果上,像一個又一個小小的白色毛毛蟲。這個時候,值錢的還不是桑葚果,而是慢慢長起來的桑葚葉子,因為我的廢舊文具盒里的蠶子已經開始孵出一只只針尖一樣小的蠶寶寶。但是很快,蠶寶寶就長起來了,桑葚葉子,既是它們的床,也是它們的食物。那個時候,除了作業,最上心的就是我的蠶寶寶,那是我的第一代寵物,如數家珍,每天打開數一數,每天看誰長大了誰沒長。也不知道桑葉里有什么營養,有些蠶寶寶一夜之間長大,有時候第二天換桑葚葉的時候,前一天的已經被吃個精光。我家后院的小桑葚樹就源源不斷給我供貨,蠶寶寶們漸漸長大,圓滾滾的就開始結繭了,結繭以后就靜悄悄,一段時間以后,破繭成蛾,是的,沒有蝴蝶,這是我養蠶過程中最失望的環節,可終究也是一種蛻變。蛾再產子,保存好,來年春天再孵蠶寶寶,如此循環?,F在想來,小時候雖然沒有百科全書、沒有自然科學館可參觀,但覺得這個親手實踐的過程印象更深刻,感受和理解的更多。所以至今,我都不羨慕現在那些小小年紀就有手機的孩子,我的童年可比他們這個手機世界有趣的多。

說完桑葚葉的故事,接下來,就是桑葚。那個時候,樹上的桑葚很少有能到深紫色的時候,但凡上點色的,都被我們早早摘下吃了,桑葚的味道很好,酸酸甜甜,越是成熟越甜,越綠就越酸,吃完桑葚,手指頭,嘴巴、牙齒到舌頭都變了顏色,有時候幾天都退不下去。我們家后院的桑葚樹太小,姨媽家有一顆巨大的桑葚樹,用現在網絡流行語就是“YYDS”,我家的桑葚樹,跳起來就能夠著,姨媽家的桑葚樹簡直就是參天大樹,上樹就得上半天,每年樹上結很多桑葚果,成熟了都來不及吃,地上有時候落一層。我們每年都回去姨媽家摘,但是到了她家,等不及哥哥上樹,我就開始拾地上的吃,這一地寶貝,不吃可太浪費了。洗也不洗,就那樣不干不凈,先吃一會兒。哥哥爬樹技術好,在樹上找優質的果子,又大又完整,顏色還比較深,當然也還達不到現在超市里賣的品相好,但是我現在很少買超市的吃,總覺得,那些桑葚是假的。小時好吃的,好些都是歪歪扭扭的,殘缺不全的,但是味道要比現在的正宗很多。

太可惜,后院的土墻早就成了磚墻,桑葚樹也早就沒了,姨媽家蓋房子的時候,桑葚樹也就伐了。真希望疫情快快過去,這個春天回家團聚的時候,能帶著我的小侄子,在村里找一找桑葚樹,給他講一講我們小時候的趣事。

(陜焦公司  張岳青

上一篇: 無 下一篇:朱琪 攝影——《在恒神,與春天不期而遇》
乱欧人与牲口杂交视频在线